中山一院骨科青年医师成长论坛、“杏林新锐”青年医师成长竞技大赛举办

2025-08-06

       8月2-3日,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青年成长论坛、“杏林新锐”青年医师成长竞技大赛在南沙院区国际会议中心举行。骨科青年成长论坛以“传承、创新、共进”为主题,邀请国内权威专家与青年才俊,在临床突破、科研转化、人才培育的多维对话中,勾勒骨科发展新图景。“杏林新锐”青年医师成长竞技大赛则分为临床、科研、教学三大赛道,为青年医师展示自我、突破成长搭建了重要平台。

 

大会现场

       一、 骨科盛宴:青年成长论坛碰撞思想火花

       论坛在中山一院副院长朱庆棠、骨科-显微外科医学部主任盛璞义的致辞中拉开帷幕,他们强调,骨科发展需倚重青年创新活力,为学科建设注入不竭动能。随后与会专家围绕骨科发展的多个议题作了精彩分享。

       欧阳宏伟、陈棣、肖国芝教授聚焦“临床医学科学家”培养,阐释了临床问题如何驱动科研,基础研究如何赋能临床创新实践,以及学科交叉下的人才成长生态等。柴伟、罗剑、李斌教授介绍了临床技术与药物研发的前沿内容,讲解了机器人辅助髋关节翻修提升精度、骨科药物研发靶点挖掘与递送难题、椎间盘再生的多模态调控成果。岳冰、史冬泉、刘珅、谢辉、黄景辉教授聚焦青年成长与临床实操,讲解了关节软骨修复技术迭代、青年医生内卷突围经验、肌腱鞘炎诊疗、代谢性骨病研究、器官再生学科交叉奥秘等内容。林贤丰、吕厚辰、郑灿镔、刘伟海教授则锚定科研转化前沿,围绕骨科代谢组研究与材料转化、骨质疏松药物研究、神经中枢细胞重建、乳酸信号转导机制展开讨论,破解“转化落地难点”。

       闭幕式上,朱庆棠与陈棣高度肯定论坛成果,他们寄语骨科青年:以临床需求为锚点,融论坛启发于实践,打通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链路,让创新成果惠及更多患者。

       二、 实战砺能:“杏林新锐”大赛淬炼锋芒

       “‘杏林新锐’大赛不仅是竞技舞台,更是人才培养的‘助推器’。”朱庆棠、盛璞义为大赛致辞,期望选手们在临床思维、科研探索、教学传承中展现青春担当。

       临床组率先登场,李翔、周太峰、何沛恒、邬培慧、赵志强、杨羿六位选手直面骨科复杂病例,在髋关节翻修、脊柱疾病诊疗中展现深厚功底。李佛保、盛璞义等评委犀利提问,从诊疗逻辑到人文关怀,全方位考察选手能力。

       在科研组,闫立伟、李梓濠、郑霖力、刘海伟、毛谷平五位选手聚焦骨科前沿机制,从关节软骨修复的材料研发,到骨代谢疾病的分子调控,讲述了实验室里的“冷板凳”故事。苏培强、李婧婷等评委紧盯科研逻辑与创新价值,激发选手们深度思考。

       在教学组,赵潇艺、顾凡彬、孟繁钢、黄冠宇四位选手化身讲师,通过模拟课堂与案例教学生动传授骨折复位技巧、解析复杂疾病。陈淑英、陈柏龄等评委关注教学方法与思维启迪,对选手们进行了精彩点评。

       经过激烈角逐,金银铜奖得主脱颖而出。盛璞义在大赛总结中指出,获奖不是终点,而是成长新起点。希望大家今后在临床中守护生命,在科研中突破边界,在教学中传承希望,为骨科事业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青春动能。

 

金奖获得选手:刘伟海、何沛恒、孟繁钢

 

银奖获得选手:邬培慧、郑霖力、顾凡彬

 

铜奖获得选手:李梓濠、周太峰、闫立伟、毛谷平、李翔、杨羿

    

(来源:骨科-显微外科医学部)